YouMeta - 家庭生活 - 虎妈羊爸 影响孩子心理
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部分图文内容采用AI技术制作,仅供娱乐/参考
Email: abc@youmeta.com Text:626-765-4629
本站首页 ->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参考消息 | 精彩图文 | 精彩故事 | 美国生活 | 生活休闲 | 老年生活 | 搜索论坛
北美家园/美国生活
洛城生活
赌城生活
南加生活
北加生活
纽约生活
美国各地

老年之友/生活休闲
金秋时光
情感心理
生活百态
家庭生活
休闲茶馆
健康养生

精彩内容/精彩分享
精彩图文
精彩故事
精彩话题
精彩视频
幽默搞笑
参考消息
虎妈羊爸 影响孩子心理
06/23/2014 9:45 am 发表

类别: 家庭生活

研究发现,母亲强势父亲弱势,孩子可能出现焦虑、强迫症等

  女性太强势,男性没地位,有些夫妻经过磨合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关系模式,但“虎妈羊爸”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在“虎妈羊爸”式的家庭里,母亲过于强势,控制着整个家庭氛围、各种大小决策,而父亲过于弱势,在重大家庭议题上没有话语权。我的朋友张嘉佳是一家外企的中层领导,而她老公是个街道办办事员。两人的收入和地位差距决定了“阴盛阳衰”的家庭氛围。他们的儿子飞飞今年上小学三年级,胆子非常小。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带着孩子聚会,飞飞一直躲在妈妈身后,还不如别人家一个5岁小女孩大方。小张面子上挂不住,张嘴就训斥,老公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近日,广州脑科医院和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通过对临床患儿的观察和心理咨询的汇总发现,家庭中母亲过于强势,父亲过于弱势,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障碍、强迫症等问题。这是因为在健康关系的家庭里,妻子与丈夫、孩子与母亲、孩子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应该相同,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状态。这种均衡的家庭力量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土壤。但父亲过于弱势,在孩子心理成长中的角色就是“模糊”的,母亲占据统御和支配的绝对主导,会导致母子间关系过近,父子间相对较远。

  男孩要养成良好的男性角色,其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便是父亲。弱势的父亲与强势的母亲搭配,导致男孩遇到棘手问题时,多选择逃避来寻求母亲支持,久而久之会丧失应有的阳刚之气,更愿退回到母亲的“襁褓”中。对女孩来说,父亲能指引她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初步懂得怎样与异性相处,如何维持异性间的关系。弱势的父亲可能导致女孩性格孤僻、对男性产生认识偏差,甚至影响今后的婚恋。

  在“虎妈羊爸”式的家庭中,夫妻双方要更多地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着想,有意识地改变相处模式和角色定位。首先,夫妻双方要学会相互尊重,给彼此留尊严。强势的妻子不要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弱势的丈夫不要回避沟通。出现问题,不管有多严重,都不要在孩子面前爆发,私下进行沟通。其次,夫妻要维护彼此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强势的妻子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父亲的无能,弱势的父亲也可以向孩子解释自己让着母亲的道理。多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优点,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间有相互认同感,树立父母的高大形象。再次,“虎妈”要多反思。强势的母亲往往认为错在丈夫,但事实上,往往是因为虎妈们的要求太多、太高,才塑造了父亲在家里的不作为。第四,“羊爸”要多在育儿方面投入精力,不能对家庭事务及孩子的教育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孩子过生日、有重要活动或比赛等,父亲一定要出席。在活动中给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生命时报)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老开着电视 影响宝宝语言发育
06/23/2014 9:46 am 发表

在哄宝宝玩时,您会介意旁边还开着电视吗?美国《儿童与媒体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称,在父母与孩子玩耍时,旁边开着电视作为“背景”,会阻碍孩子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

  这项研究中,美国霍林斯大学研究人员观察了49位父母与1岁、2岁和3岁的孩子进行亲子互动1小时的情况。互动过程中,一半时间关闭电视,另一半时间打开电视作为背景,电视上播放着一个适宜较大孩子和成人的电视节目。结果发现,与关闭电视相比,打开电视作为背景时,父母在亲子互动过程中使用的词汇(包括新词汇)和让孩子锻炼的数量明显较少。即使孩子没关注电视内容,父母也会边与孩子玩耍边看电视。而父母给孩子的词汇输入越少,孩子语言发展就越滞后。因此,该研究表明,“背景”电视对儿童玩耍及亲子互动质量构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影响到小儿语言发展。

  研究负责人蒂凡妮·皮姆匹克博士表示,这项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因为美国2岁以下儿童平均每天暴露在电视“背景”中的时间长达5.5小时。美国儿科学会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看电视、用电脑或玩手机。(生命时报)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孩子有选择 更乐于分享
06/23/2014 9:46 am 发表

现在的孩子真的都自私、不懂得分享吗?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幼儿也有“助人的冲动”,如果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更乐于分享。

  康奈尔大学研究员查尼克和库西尼针对美国近100名3~5岁的幼儿做了一系列试验。第一次试验,孩子们每人被分到一个可爱的玩偶,并被告知,把玩偶送给狗狗,它会更开心,结果有的孩子并不愿意送出玩偶;第二次试验,每个孩子得到了3个玩偶并被告知送给狗狗。结果,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大方,每人至少送出一只,甚至有75%的孩子送出了两只或全部玩偶。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第一次试验“没法选择”的经历,让孩子们在有了自主选择机会的第二次试验中,变得更乐于分享。

  研究人员表示,鼓励孩子乐于大方分享的秘诀,就是让孩子自己有选择,而不只是父母的耳提面命。当然,在必要时,父母可以提醒或适度“强迫”孩子去分享。比如亲友聚会时,分享家里的甜点;邻居小朋友来做客,和他分享玩具。当然,父母要注意把握度,不能一味强迫孩子,让他觉得受了委屈或不公正的对待。这项研究重在提醒父母要避免不必要的分享冲突,如果孩子有很在意的玩具或物品,可以提醒他“若不愿分享,可以先收起来,等客人走了再玩”,改用其他更适当的物品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生命时报)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5岁后再学游泳
06/23/2014 9:47 am 发表

体力和理解力都要做好准备,学太早不利骨发育

  俗语说:艺多不压身。父母都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多掌握一门技能,比如游泳,不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能增强抵抗力。不过,正式学游泳并非越早越好。

  年龄太小的孩子,骨骼未发育完全,而泳池中水的压力不利于骨骼成长。而且孩子理解力不够,也可能会发生危险。一般建议5岁后再学游泳。此时,孩子的智力和理解力已能满足学习需要,身体关节的柔韧性也能满足其在水中的游泳姿势。想让孩子学游泳,首先要消除他对水的恐惧,父母可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多带他到儿童泳池玩水,让他熟悉和适应水,并感受浮在水中的乐趣。两三岁时,父母可以在泳池中教孩子一些游戏,让他学习如何挥臂、蹬腿,还可以教他在水中憋气。一些孩子不喜欢把脸浸湿,妈妈可以在洗澡时让他尝试把头放在喷头下淋水,学着适应。这些都可以为5岁后正式学游泳做好准备。

  游泳需要体力及呼吸运动等共同协作配合。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人慢且有力,这就能为承担更大的体力负荷准备好条件。游泳时,憋气时间长,肺活量增大,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不过,学游泳要循序渐进,在水中的时间开始要短一些,根据孩子的反应逐渐增加,不要急于求成。(生命时报)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标题导读 


家庭生活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5 YouM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