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健康世界 - 养生保健
北美养生园地,分享医药保健信息,祝愿朋友们健康快乐
声明:会员转载或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本站首页 -> 休闲娱乐 -> 北美论坛 养生保健 | 女性养生 | 男性养生 | 搜索论坛
生活情感
美国生活
交友约会
恋爱婚姻
亲情至爱
女人世界
男人天地
金秋时光
艺文娱乐
休闲茶馆
笑话幽默

健康世界
健康新闻
医药卫生
饮食养生
中医养生
妇幼保健
男性健康
益寿延年
健康顾问
健康生活
美容时尚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 發燒
03/26/2014 5:59 am 发表

类别: 中医养生

中醫的理論指出風、寒常合併導致人生病,當外邪侵入人體時,抵抗力立刻迎面對抗,打噴嚏是一種很直接的反應,但却動用了咽喉、胸部、腹部許多肌肉的協同收縮,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在促使身體產生熱能,對抗外來的風寒邪氣。



當一、二個噴嚏仍無法產生足夠的熱能時,就會接二連三的一直打,打到全身肌肉用力到身體熱起來、面紅耳赤為止,通常這樣的產生熱能並不致於到發燒的程度。不過,道理上,在我看是接近的,發燒是透過肌肉收縮及寒顫來產生熱能,兩者都是透過身體熱能,提高身體的代謝率,來抵抗外來的寒邪,只不過發燒比較強烈,讓體温超過攝式37.5 °C;一般來說,我們正常身體中心體温,平均攝式37 °C、口温約36.8°C。

用心良苦的發燒

中醫的長處,就是辨證論治,相信身體不會撒謊的「有諸內必形於外」的警告,並且確認身體各部位所產生的症狀,彼此間是有相關聯的,所以必需在器官、系統彼此的消長與制衡間,尋求治療的切入點。截至目前為止,科學界對於人體發燒是否有利於身體免疫系統的提升,仍沒有定論。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發燒透露出比打噴嚏就能趨逐寒邪的病情更進一步的嚴重了。因此,身體要運用比平時正常更高的體温來緊急、快速的製造更多的白血球或各種免疫細胞,以增加血液循環、心跳等,去對抗入侵的病原,這等同是作戰的動員令。

讀者朋友或許會想:「不也就是發燒而已,值得這麼誇張、大驚小怪的嗎?西方醫學近一百多年來,發明的各種退燒藥,不就很有效率的解決了發燒問題嗎?」事實上不然,我們前文曾舉例說明過,出名的退燒藥阿斯匹靈因為有過敏、胃出血、雷氏症候群等副作用,醫學界目前建議孩童的感冒發燒,應避免使用阿斯匹靈。普拿疼在大劑量長期服用下,也可能導致昏眩、腎小管壞死、甚至致命的肝壞死等副作用,而最糟糕的真相是,這類藥不是來幫助身體正規軍打勝仗的,是來緩解正規軍正面迎敵的速度及交鋒後的症狀。

退燒的西藥,雖然讓表面症狀快速獲得緩解,但這完全違背身體發燒的用心良苦,因為身體意識到,比打噴嚏就能趨逐寒邪更麻煩的病情,所以身體一定要用高於正常體温的昂貴代價,來製造更多的正規軍去應敵。

違背身體意識的療法,並非一定不可行,條件是病人本身的狀況要良好、自癒力強,這種療法偶爾用之,的確是快速有效方便的療法,但在老人、小孩以及平日抵抗力相對較弱的人,這種療法非但有效,且留下很大的後遺症。

中醫治病所採用的劑型,大致上分五種,稱為「藥有五法:湯、丸、散、膏、藥酒」。湯劑多用於治急症、重症時採用。針對外感寒邪嚴重到以發燒的症狀表現時,醫聖張仲景研發出「麻黃湯」這一千古名方。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材組成,方子中用麻黃、桂枝兩藥來解除外邪風寒,與小青龍湯中的治療概念雷同,可以用來溫暖寒邪,化除寒邪在鼻部所產生的水飲病變。

杏仁則是很好的治療咳嗽藥。用很簡單的組成來帮助身體加快製造及運送正規軍到戰場,可在兩三個小時內結束此次受侵入的感冒,是真正順應身體需求、並贏得勝仗的療法。麻黃湯的這種療效,完全改變一般人認為感冒約需4-5天的多休息、多喝開水,才會好得快的觀念。

退燒一定要微微出汗

麻黃湯對治感冒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張仲景提出了一個現代西醫學至今都還沒有的退燒觀念,那就是「覆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盡劑,無汗再服。」退燒一定要發汗,此點中西醫治療概念雷同,但不同的是中醫主張「微微出汗」,表示逐漸喝進去累積的藥力,己成功的發揮作用了,剩下的藥便不用再吃。

以小孩子的發燒,最容易看出中西醫療法的差別,西醫開藥給小孩子退燒時,往往會以小孩的體重去計算退燒藥的劑量。但不少的父母可能會發現,發燒固然是隨著出身汗而退了,但退燒之時,可能需換多次內衣,或許當時只覺得燒退了就好,也不以為意。但事後却經常發現,這小孩子雖然感冒好了,怎麼變得常常動不動就流一身汗?甚至連安靜沉睡時,也會睡出滿頭滿身的汗?

建議小朋友的父母請請注意,如果當孩子燒退了,發現他是大汗淋漓之下退的燒,心裡要有一個警覺:在此之前,孩子若是不會動則一身汗,將會證明:一次大汗淋漓的退燒之後,小孩比以前容易感冒,抵抗力變差了。(華人健康網)


引言回复

by 消息中心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分享 |

 

标题导读 


中医养生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3 YouM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