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ta - 健康养生 - 40到60岁 胃食管反流高发
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部分图文内容采用AI技术制作,仅供娱乐/参考
Email: abc@youmeta.com Text:626-765-4629
本站首页 ->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参考消息 | 精彩图文 | 精彩故事 | 美国生活 | 生活休闲 | 老年生活 | 搜索论坛
北美家园/美国生活
洛城生活
赌城生活
南加生活
北加生活
纽约生活
美国各地

老年之友/生活休闲
金秋时光
情感心理
生活百态
家庭生活
休闲茶馆
健康养生

精彩内容/精彩分享
精彩图文
精彩故事
精彩话题
精彩视频
幽默搞笑
参考消息
40到60岁 胃食管反流高发
10/11/2014 7:31 am 发表

类别: 健康养生

夏秋交替之时,容易引发肠胃不适等诸多疾病。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郝建宇主任提醒,如果饭后出现烧心、反酸等症状,千万不要大意,特别是中老年人,一定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来袭,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胃与食管之间的“门”松了

  晚饭稍微吃得多一点或者晚一点,就感觉胃里不舒服,咽部有异物感,有时甚至胃里的酸水和刚吃下的饭菜往嘴里涌,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偶尔胃部不舒服,专家提醒,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症状是指胃内容物上返至喉咙或口腔,有时感觉胃内有酸水要反上来,有时口腔内会有一股酸楚感。烧心是指胸骨后产生的烧灼感,常常表现为:胸口热热的,火辣辣的,心里烦躁,心口烧得慌等。根据蒙特利尔共识,典型的反酸和烧心症状使患者感到不适就可以拟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在食管和胃之间有一条高压带,称为“下食管括约肌”,郝建宇主任形象地将其比作“胃跟食管之间的一道门”:“如果这道门松掉了,就会造成胃里的东西反流到食道里。”

  40~60岁是胃食管反流发病高峰年龄
  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已经达到5.77%,目前仍保持着上升趋势。

  “胃食管反流病与年龄增长、不良生活方式如肥胖、过度饮酒、体力劳动过度、吸烟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都有关系。”郝建宇主任说,临床上,高发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肥胖者、吸烟者、饮酒者和精神压力大的人等。其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比例没有明显差异。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胃肠功能减弱有关,就像人体的皮肤和肌肉松弛一样,下食管括约肌也会松弛。

  另外,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如饮酒,经常爱喝浓茶、浓咖啡等。从临床来看,特别是高度的酒精会导致反流。而有的老年人喜欢餐后就躺下睡觉,更易发生反流。

  警惕胃食管反流病的其他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表现为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失眠等症状。这是因为胃酸反流至食管后,还可以继续反流,刺激咽喉部和气道所致。有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夜间睡眠障碍,这是因为睡觉时人是平躺的,此时胃酸容易反流导致症状加剧,干扰正常睡眠。正是由于该病的症状复杂多样,看病时走错门诊的事情时有发生。郝建宇主任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顽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后出现哮喘(非过敏体质)和胸骨后不适,或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的,都须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改变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一些人以为反酸、烧心只是小毛病,如果患者对此病置之不理,食管黏膜长期受到酸的刺激与腐蚀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食管出血;患食管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且还会引起食管外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咽炎、中耳炎等。所以要呼吁尽早治疗,特别是食管黏膜有糜烂的,更要尽早就医。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的最好办法。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胃食管反流病至关重要,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缓解病情。如果效果不佳,或是症状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服用抑制胃酸分泌、抗反流的药物。(中新网)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标题导读 


健康养生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5 YouM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