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泌尿道結石六大原因
|
09/12/2014 7:10 am
|
|
类别: 健康养生
秋老虎發威,白天氣溫宛如炎炎夏日,站在太陽光底下沒幾分鐘就汗流浹背,造成排尿量減少,恐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醫師提醒民眾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至少1600c.c.,且配合良好的飲食習慣,降低結石的發生。
【泌尿道結石發生原因】:
1. 氣候—炎熱的夏天,容易使人流汗多,尿排少。
2. 飲食習慣—高蛋白、脂肪及糖份的食物攝取,低纖維、高鈉鹽、水分少。
3. 職業—白領階級,常待冷氣房,四體不勤,久坐不動減少排尿次數,泌尿道得不到沖刷,髒東西藏匿在尿路中,易形成結石。
4. 家族病史—遺傳。
5. 本身是高尿酸、痛風患者。
6. 藥物過量。
痛不欲生!飯後2小時多喝水防結石形成
臨床發現患者多因劇烈的腰痛或腹痛就醫,才發現有尿路結石的問題,事實上,常見的泌尿道結石表現症狀,還包括血尿、尿路感染、小便疼痛、噁心嘔吐、發燒等。一般醫師會建議病患藉由尿液分析、X光檢查、腎盂攝影檢查或腎臟超音波來判斷結石位置與大小,進而採行適合的治療方式。
一般泌尿道結石發作約8至9成可採取保守性治療,即藥物治療以及多喝水,即可自行排除。另有1至2成的患者必須採進一步的處理,如體外震波碎石術、輸尿管鏡碎石術、腎臟鏡取石手術、腹腔鏡取石手術,甚至開刀取石手術。不做追蹤治療的結石患者,五年內結石復發的比率可高達50%,因此不可不慎。
結石發作時的疼痛,往往令人痛不欲生,終生難忘。輕忽結石的結果,也可能造成腎功能低下甚至腎衰竭或敗血症,因此不可輕視。建議有結石的民眾,平時應該多喝水,尤其是飯後2小時內應多喝水,一天至少1600c.c.以上,視身體狀況與流汗情形或排尿狀況,斟酌喝水量;少吃易形成結石的食物或飲料,更重要的是要定期追蹤檢查,才能降低結石形成和發作的機會。(华人健康网)
by 休闲中心
|
|
|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