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ta - 健康养生 - 寂寞等于每天抽包烟
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部分图文内容采用AI技术制作,仅供娱乐/参考
Email: abc@youmeta.com Text:626-765-4629
本站首页 ->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参考消息 | 精彩图文 | 精彩故事 | 美国生活 | 生活休闲 | 老年生活 | 搜索论坛
北美家园/美国生活
洛城生活
赌城生活
南加生活
北加生活
纽约生活
美国各地

老年之友/生活休闲
金秋时光
情感心理
生活百态
家庭生活
休闲茶馆
健康养生

精彩内容/精彩分享
精彩图文
精彩故事
精彩话题
精彩视频
幽默搞笑
参考消息
寂寞等于每天抽包烟
09/05/2014 7:02 pm 发表

类别: 健康养生

寂寞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有时它是夜深人静汹涌来袭的无力感,有时是宾朋满座喧哗笑语中的失落感,即使再幸福的人身心也随时有可能被寂寞这把利剑刺伤。

  老人、孩子最寂寞

  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专属的寂寞。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重庆一位71岁的独居老人一年来打了1483次110,目的只为找个人陪他聊天。这种现象并非偶然,独居没人陪伴、退休后无事可做、子女忙探望少……老人的寂寞无处诉说;刚刚过去的暑假对很多孩子来说也是寂寞的,有的父母只知道安排孩子一天该干什么,却不能抚慰一下他们孤独的内心。一项针对英美法等国家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孩子(18岁以下)和接近半数的老人(65岁以上)经常会感到寂寞,15%~30%的人长期孤单。中国老龄委的调查则发现,城市老人家庭近半是空巢;《现代儿童人际关系报告》显示,四成儿童有孤独感且不喜欢与父母交流。

  看似忙碌的上班族也没能逃脱寂寞的袭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6.9万参与者中,九成人有孤独感。寂寞背后各有各的原因,但有4种是我们常经历到的。一是,想挤进一个圈子却发现周围的人好像铜墙铁壁,想走进对方心里却发现他根本没给你机会;第二种是你好不容易挤进一个圈子,因为某件事,所有人开始冷眼看你;第三种和别人没关系,更多原因在自己,习惯言不由衷或者保持沉默;第四种是能与别人分享,却发现彼此无法再跨进一步,内心充满无力和无奈。

  寂寞等于每天抽一包烟

  寂寞的感觉不仅是对内心的折磨。它对健康的危害也超乎想象。美国杨百翰大学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表明,长期被寂寞和孤独包围的人,相当于每天吸15支烟。另外,寂寞的人总喜欢做一些让自己心里好过的事情,他们可能会抽烟喝酒,或者选择飙车等刺激的事情,而这种排解对健康更是雪上加霜。

  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高。早在1992年,美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对700多名女性的调查研究发现,长期寂寞的人发生心肌梗塞或死于冠心病的概率远远高于不孤独的人。在新西兰,研究发现,孩童时代感觉受到孤立的孩子,26岁后更容易肥胖,或出现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提高死亡率。美国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中,那些长期感到寂寞的人死亡率高出约80%。日本一项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称,社交活动较多的老人健康程度更好,死亡率也更低。另外,多项研究证明,寂寞的人自杀率更高。

  引发炎症。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丽莎·加伦卡研究发现,受寂寞困扰的人体内的活动病毒更多,血液中能引起慢性炎症的物质也略高一筹。慢性炎症与心脏疾病、关节炎、2型糖尿病甚至自杀倾向等都有关。

  导致痴呆。发表在《神经内外科与精神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感到寂寞孤独的人更容易得认知障碍症。

  换种方式对待自己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乔波教授认为,寂寞感与危机感会形成负反馈的怪圈:因为寂寞,所以潜意识里感到危机,因为感到危险,寂寞的人更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警惕防备的心理,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孤独的感受。我们应该学会调整心态,换一种方式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

  对待父母和孩子,多一些时间。年轻人要利用假期、周末陪陪老人和孩子,和他们吃个饭、聊会天。老人要学会自我调节,想孩子们的时候,主动打个电话,学发短信、微信,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尽量走出家门,不要总憋在家里。

  对待自己,多一些自信。自信的人会吸引更多正能量,心态阳光,自然会远离寂寞,试着多与他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认为别人的爱和付出理所应当的人,不会幸福。因为他们不仅体会不到对方的美好,也不能给付出者积极的反馈。

  遇到你欣赏的人,学会赞美。赞美是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是零成本高回报。

  遇到嫉妒你的人,学会低调。别人嫉妒你,因为你的优秀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不妨放低一点自己的姿态,多一个朋友远比树一个敌人要好。

  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学会伸手。做一些能让人从身体上或情感上感到安慰的事,比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等。(生命时报)


引言回复

by 休闲中心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标题导读 


健康养生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5 YouMe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