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Meta - 健康养生 - 運動排汗 幫助散熱
欢迎您,访客 | 登入查看你的信件 | 繁体 注册| 账号管理| 私人信箱| 搜索本站| 登入
YouMeta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部分图文内容采用AI技术制作,仅供娱乐/参考
Email: abc@youmeta.com Text:626-765-4629
本站首页 -> 老年之友 -> 图文分享 参考消息 | 精彩图文 | 精彩故事 | 美国生活 | 生活休闲 | 老年生活 | 搜索论坛
北美家园/美国生活
洛城生活
赌城生活
南加生活
北加生活
纽约生活
美国各地

老年之友/生活休闲
金秋时光
情感心理
生活百态
家庭生活
休闲茶馆
健康养生

精彩内容/精彩分享
精彩图文
精彩故事
精彩话题
精彩视频
幽默搞笑
参考消息
運動排汗 幫助散熱
08/17/2014 5:36 pm 发表

类别: 健康养生

氣溫飆高,要如何抗暑?醫師建議,多運動增加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外,每天別忘補充2000到3000cc的水分。至於民眾愛吃的冰品,醫師說10度C最適合,如果溫度太低,容易讓身體產熱,吃完冰反而不覺得涼快。

不要怕流汗 游泳最適合

一看到大太陽,多數人選擇躲在家裡吹冷氣。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建議,冷氣調節的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差最好以5度為限,如果溫差太大,反而不利毛孔收縮。如果想省電費不開冷氣,則要保持空氣流通,流通的空氣就能帶走體溫,使用電扇的道理也在此。

很多人怕流汗不想運動,但在中西醫師眼中,運動是調節體溫的好方法。何一成說,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訓練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增加排汗功能,其中又以游泳效果最好。

他解釋,因為水溫和氣溫相同,如身體對氣溫對感受為28度時,水溫則減少5度為23度,若是在水中游泳,身體對流動水感受的溫度會更低。

冷毛巾摩擦 能幫助降溫

運動會加速排汗、增多汗量,流出鹽分較少的乾淨汗水,當這種汗蒸發時,會帶走皮膚表面的汽化熱並抑制體溫上升,達到輕鬆調節體溫的效果。想要聰明排汗,建議從事讓身體稍微流汗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慢跑。

對於無法有效調節體溫的人,陳潮宗說,可多做冷水摩擦,把浸水擰乾的毛巾扭成繩索狀,從距離心臟最遠的腳開始,按照腳、手、腹部、背後的順序摩擦20次左右。

冰袋敷脈膊 涼爽透全身

身體若因為天氣炎熱而發燙,陳潮宗說,可用毛巾把冰袋捲起來,敷在脖子後面或是後腦勺降溫,接著冷卻手肘內側肌肉較軟的部分,以及腋下、大腿根部。訣竅是冷卻可測量到脈膊的地方,能讓血液降溫,冷卻後的血液流通全身,就能降低體溫。若無冰袋,可使用冰涼罐裝飲料替代。

除了外在,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何一成解釋,這是有道理的,由於自律神經和體溫有關,所以自律神經緊張的人,也容易覺得熱,當身體放鬆時,就不會覺得那麼熱。

常補充水分 別等渴才喝

夏天會比平常更容易口渴。中醫認為,早上起床空腹先喝一杯500cc的水,以喚醒各器官、加速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可以幫助美容與促進健康。千萬不要感覺渴了才喝,因為身體已經處於輕度脫水狀態。

上下午兩餐之間盡可能多喝水外,吃飯也是補充水分好時機。若能在吃飯前先喝下一大杯水或一大碗清湯,能增加肚子的飽足感,減少食量,便可以輕輕鬆鬆達到控制食量與補充水分的效果。

若不喜歡開水的淡而無味,陳潮宗建議,可以加一些檸檬汁,或多吃富含水分的蔬果等,或多喝一些清湯來補充水分,但不建議喝含糖飲料或添加人工香料的加味水,因為熱量太高,多喝對身體有害無益。

實在想吃冰 別低於10度

提醒心臟病、高血壓患者,不可一次大量飲水,應少量多次,否則血液突然水分增多,血管所受壓力加大,導致血壓升高,造成心臟壓力。

每天一定要喝2000到3000cc的水,應以白開水為主,真想喝各式飲料,不能超過600cc。同時建議民眾要分批喝,一次50到100cc,以免一下喝太多反而刺激排尿,減少體內含水量。

至於冰品,太冷的飲料會讓身體驟冷,反而會打寒顫刺激發熱,最好的冰品是10度C,一般冰箱是4度C,所以從冰箱拿出來後要退冰一下再喝。

洗澡散熱/水溫過低 冷水澡愈洗愈熱

洗冷水澡雖能帶走身體的熱,但效果是短暫的。身體受熱後立即洗冷水澡,會使皮膚血管急劇收縮,全身毛孔快速閉合,人體積聚熱量會滯留體內,增加心臟負擔,恐引起高熱、頭部供血不足等情況,使人頭暈目眩,洗完後反而更熱。若要沖澡消暑,只需洗比體溫略低的水,就能幫助散熱。

洗冷水澡的人,出浴室前一定要擦乾,否則容易感冒。(联合新闻网)


引言回复

by 小爱分享

发表新帖 | 发表回复
Note: 如果转载的信息涉及到版权,麻烦通知本站,以便第一时间尽快删除!
 

 

标题导读 


健康养生 


最近主题 


站务公告 | 隐私政策 | 使用规则 | 帮助中心 | 联系本站 | 广告服务 | 媒体报导 | 黄金会员


©2025 YouMeta.com